“生育问题”不仅与民族复兴有关,也与数亿家庭的幸福有关。随着生育迟缓、社会压力的增加和不孕不育率的提高,一些人面临着“出生不好”的问题,辅助生殖技术逐渐成为育儿的新希望。继《辅助生殖产业研究:国际文章》之后,我们推出了《辅助生殖产业研究:国内文章》。
目前,优化生育政策的时代已经到来,降低生育成本已逐渐成为社会共识。然而,“无法生育”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。由于政策、质量和成本的限制,一些群体无法接受治疗。通过建立辅助生殖友好型社会,可以提高辅助生殖的渗透率,充分释放治疗不孕症的需求,带来新人口的净增长,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低迷,增强社会信心。
核心观点
由于生育率低、育龄妇女规模下降、全面二胎效应消退,我国出生人口持续下降,随之而来的是劳动力萎缩、老龄化加速、人口见顶下降、人口红利消失等问题。辅助生殖作为治疗不孕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,其社会价值不容忽视。一方面可以满足不孕人群求子的愿望;另一方面可以缓解出生人口下降的压力,优化人口结构。未来,随着育龄妇女老龄化、婚育年龄延迟等因素的增加,随着更多人对辅助生殖需求的释放,辅助生殖对出生人口的贡献也会增加。
辅助生殖技术起步较晚,发展迅速。经过30多年的发展,已走在国际生殖医学领域的前列,相关规定也逐步实施、完善和完善。随着生育政策的放松,辅助生殖产业发展迅速。然而,由于地区分布不均、治疗价格高、顶层设计不完善等因素,一些辅助生殖需求难以释放。辅助生殖的平均最低治疗价格超过了60%家庭的承受能力。
我们与韵心生殖联合组织了辅助生殖需求问卷调查,分别向现有患者和潜在患者发放问卷,试图探索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关注的因素。1)基本特点:35岁以下,大专以上学历占50%以上。从年龄来看,正在接受治疗的不孕症患者主要是30-34岁,占近40%;从学历来看,大专以上学历占50%以上;在工作方面,大多数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都是自由职业者,有些患者可能会因为辅助生殖而辞职或失业。2)60%以上的被调查者希望通过冷冻保持生育能力,其中30-34岁的意愿最高;高学历的意愿更高。3)成功率和价格是患者治疗中更重要的因素,潜在患者对价格更敏感。对于潜在患者,当补贴比例为0%时、25%、50%、75%、88%时,辅助生殖治疗需求增加比例分别为0%、13%、20%、27%、30%。
辅助生殖需求释放的人口净增长红利是多少?首先,根据低、中、高方案,假设2030年辅助生殖渗透率分别提高到9.9%、11.9%、13.9%,我们预测2030年通过辅助生殖出生的婴儿数量分别超过8.5万、17.0万、25.6万。其次,考虑到单身女性使用辅助生殖的需要,2020年我国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出生的婴儿数量为8.4万至16.8万。第三,如果考虑财政补贴辅助生殖,2020年通过单周期补贴20%、50%、80%的治疗费用,可分别增加新生儿11.6万、23.3万、34.5万,所需财政支出分别为195.8亿、576.2亿、1060.9亿元,因此获得一次活产的财政支出分别为16.8万、24.8万、30.4万元,假设我国单个活产婴儿的终身净税贴现值为2.6万-10.4万美元(约合人民币18.3万-72.5万元),估计对辅助生殖补贴的财政支出净回报率为2倍以上。
启示:完善辅助生殖顶层设计,加快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。1)完善辅助生殖顶层设计,优化相关律规,出台一揽子相关规定,打通辅助生殖相关技术、伦理、律规之间的屏障。2)鼓励辅助生殖领域相关试剂自主研发,减少进口依赖;通过建立人才交流机制,促进区域间优质资源共享。3)鼓励相关机构建立专业人才培养机制,提供人才培养补贴,提高整体医生服务人员的人才输送比例和专业性。4)允许单身女性冷冻卵子,有助于她们保持生育能力和生育权。5)减轻公民使用辅助生殖的自费负担,通过向有需要的家庭发放辅助生育补贴券,保证合理需求的充分释放。
目录
1 辅助生殖是“生育友好型社会”必不可少的技术
1.1 发展背景:在老少子化的背景下,辅助生殖有助于优化人口结构
1.2 发展过程:逐步完善技术,放松生育政策,促进辅助生殖产业发展
1.3 发展现状:治疗周期规模大,机构数量趋于稳定
1.4 发展痛点:区域分布不均、治疗价格高、顶层设计不完善,部分辅助生殖需求难以释放
2 影响辅助生殖需求释放的因素有哪些?
2.1 基本特点:35岁以下为主,大专以上学历占50%以上
2.2 超过60%的被调查者希望通过冻卵保存生育能力
2.3 价格是患者最重要的因素之一,潜在患者对价格更敏感
3 辅助生殖需求释放的人口净增长红利是多少?
3.1 渗透率增加(不考虑价格变化)带来的新生儿增量
3.2 减轻患者自费负担带来的新生儿增量
4 启示:完善辅助生殖顶层设计,加快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
正文
1 辅助生殖是“生育友好型社会”必不可少的技术
1.1 发展背景:在老少子化的背景下,辅助生殖有助于优化人口结构
全面二孩政策低于预期,三孩政策效果未显现,未扭转我国出生人口下降趋势。生育积累效应已基本结束。自2017年以来,出生人口连续六年下降,2022年出生人口下降超过100万。劳动力萎缩、老龄化加速、人口见顶回落、人口红利消失等问题层出不穷。
一方面,中国总生育率从20世纪70年代前的6岁左右下降到1990年的2岁左右,2010年后的1.5岁左右,2020年的1.3岁左右,2021年的总生育率仅为1.15岁,2022年的总生育率下降到不到1.1岁,仅为替代水平的一半。另一方面,育龄妇女规模已经见顶下降,2011年我国15-49岁育龄妇女规模达到3.8亿人的峰值,随后逐年下降,预计2030年将下降至3.0亿人。
根据育娲人口《2023年中国人口预测报告》的计划,到2050年,中国出生人口将降至698万,为印度约1/3,2100年降至238万,不到印度的1/4。
年龄是影响生育能力的重要因素,是不可逆转的。育龄妇女的老龄化和初婚年龄的增加会导致女性错过最佳生育年龄,削弱生育基础,不孕不育率呈上升趋势。据国家统计局统计,我国不孕不育率为12%-18%。
首先,育龄妇女的老龄化趋势明显。预计2030年20-35岁主要育龄妇女规模将比2022年减少27%,其中25-30岁生育高峰期减少18%。20-35岁的主要育龄妇女从1982年的1.2亿增加到1997年的1.9亿,2022年的1.5亿,预计2030年的1.1亿;25-30岁生育高峰期约有5000万妇女,预计2030年将降至4100万,降幅约18%。
第二,晚婚晚育现象日益突出。1990-2020年,女性的平均初婚年龄从22岁推迟到28岁;平均初生年龄从24岁推迟到28岁。从结婚年龄来看,1990-2020年男性的平均初婚年龄从23.6岁推迟到29.4岁,女性的平均初婚年龄从22.0岁推迟到28岁。从生育年龄来看,1990-2020年女性的平均初生年龄从24.1岁推迟到28岁,主要生育年龄从20-27岁增加到24-33岁,生育一个孩子的比例从86.6%降低到45.8%。
辅助生殖作为治疗不孕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,具有社会价值。辅助生殖技术作为当代医学领域中的重要突破之一,被广泛认为是治疗不孕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。在现代社会,不孕症问题日益凸显,给许多夫妇带来了心理和生理上的困扰。辅助生殖技术的出现为这些夫妇带来了希望,不仅解决了生育难题,更重要的是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质量。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不仅有助于家庭的形成和稳固,也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繁荣。因此,辅助生殖技术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,为许多不孕家庭带来了福音,让他们重新获得了生育的可能性,使家庭更加美满幸福。